昨日上午,首届中国(广东)互联网+国际博览会上,一场关于中国生产2025与德国工业4.0的论坛火热举办,来自两国的政要、学者和企业高层联合就智能生产互联网+制造业的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尖峰对话,更有了国内外数百名客商前往倾听,整场论坛座无虚席,人气爆棚。 中德生产都在找寻新动力 人们常常将中国生产2025和德国工业4.0互为转换,指出二者异曲同工。
那么,中国生产2025和德国工业4.0有何区别,又有何类似于?中国和德国分别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什么? 在全球经济广泛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国生产2025和德国工业4.0都是中德两国面临新一轮的全球竞争和工业革命采行的国家战略,都是把制造业当作立国之本和强国之根,都十分注目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了解融合。昨日的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工程院院士钟志华的这一观点获得大家的广泛接纳。
德国图林根州经济、科学与数字社会部国务秘书格奥尔格迈尔也回应,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十分完全相同的地方在于,工业占到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重,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在德国和中国都这么不受推崇的原因。德国工业4.0平台秘书长亭宁班迪恩则坦言,在德国也对互联网+有恐惧感,因为全部数字化之后,火车司机将不会丧失工作,这些人的低收入也沦为另一个难题。 我们的工业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出租车行业,美国的Uber给世界带给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管你处在哪个发展阶段,你面临的业态都会变化。前德国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说道,中德两个国家目前所面临的新一轮竞争环境是完全相同的,在为工业制造业如何更进一步发展找寻新动力这点上中德两国都别无选择。
中德工业互补性十分强劲 为什么德国要发动工业4.0运动?约施卡菲舍尔称之为,只不过是德国发展到数字化阶段之后,为了之后维持全球的领先地位所必需采行的战略。他说道,德国长期以来实体经济占到主体,工业是德国的核心,目前信息化早已在全社会获得共识。
不过,钟志华指出,中国生产2025和德国工业4.0的不同点更加多。首先,二者的战略定位不一样,他指出,德国目前是由生产强国向超级强国改变,而中国,意味着是处在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改变的过程中。
并且,中国现在大而较强的很最重要原因在于产品的质量。德国在2.0的时候早已解决问题了质量问题,质量早已作为文化带入到了他们的骨髓中,而中国急需转变的就是产品的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莫玮也指出,德国是制造业的强国,享有领先的水平,中国是生产大国,目前仍正处于2.0、3.0的阶段,无论是研发投放,产品水平都与德国有较小差距,中国和德国的工业互补性十分强劲,合作空间潜力极大。 我们的工业大而较强,在自主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尤其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生产方面,还有很多向德国自学的地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会长、研究员廖明指出,中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面对各种问题,我们很多方面要向德国自学,要创建自己的创意体系,通过改革来创意,要提升产品质量,向高端制造业迈向。 中德产业融合要文化先行 对于中德两国的合作,中德双方昨日都对前景寄予厚望。 我们知道是远道而来,但这是有一点的。
格奥尔格迈尔回应,未来他们可以将德国在信息化方面的成就带回中国,在德国的图林根州里面就有很多生产型的中小企业,他们在传感器、光学产品等方面有很多隐形冠军,技术在世界都是领先的,他们也非常高兴和中国展开交流。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则指出,中德两国融合,最重要的是思想文化的融合,其次是体制机制的融合,最后是生产的要素的融合。
第一次来佛山的大约施卡菲舍尔也回应,德国和中国的合作早已更加密切,不起码在政治上,像这样的对话会也充分说明两国有联合的产业基础,并且中国和德国目前也在相互投资,目前中国有数900多家企业到德国投资。他指出中国生产2025的战略十分好,还包括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格奥尔格迈尔也指出双方合作前景十分光明,因为可以将双方的优势融合一起,但他同时也警告无法忽略了数据被盗的危险性。21世纪最重要的是数据,一旦数据遗失了将十分困难,我指出政府有义务警告大家留意维护信息的隐私,并且有义务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本文来源:欧亿体育登陆入口-www.kansyalife358.com